91久久精品无码毛片国产高清

中證網
返回首頁

監管突出“扶優限劣”導向 基金劇透價值投資未來打法

證券日報
  證監會日前下發最新一期《機構監管情況通報》(以下簡稱《監管通報》),突出“扶優限劣”的監管導向,對基金注冊機制進一步優化。其中,對符合“社會責任感強,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理念,切實發揮資本市場‘穩定器’‘壓艙石’的功能作用”等六種情形的基金管理人,采取創新產品或業務優先試點等鼓勵性措施。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分析師姚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監管層面圈畫業務試點資格“加分項”,未來當非長期價值投資或“趨勢投資”不再產生超額收益時,市場會幫助大家進行遴選,留下真正的長期價值投資者。
  重倉股中藍籌股居多
  長期持有股業績亮眼
  《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梳理,除《監管通報》外,近兩個月內,證監會已多次點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
  3月16日,證監會黨委召開擴大會議時強調,完善有利于長期機構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的制度機制,加大對公募基金等各類機構投資者的培育,鼓勵長期投資、價值投資。4月21日,證監會召開機構投資者座談會時提出,長周期考核是平衡投資端與負債端的關鍵機制,應著眼長遠,實施長周期考核,促進強化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4月26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引導基金管理人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采取有效監管措施限制“風格漂移”、“高換手率”等博取短線交易收益的行為,切實發揮資本市場“穩定器”和“壓艙石”的功能作用。
  同時,對比連續多個報告期來看,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已成基金界共識。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公募基金連續4個季度重倉持有1176只個股,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持股總量超11億股的重倉股達到10只,分別為紫金礦業、中國建筑、工商銀行、保利發展、東方財富、分眾傳媒、農業銀行、招商銀行、中國核電、興業銀行。不難發現,上述公募基金連續4個季度重倉持有的個股中藍籌股居多。
  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上述個股中,有170只個股被公募基金連續3個季度加倉,其中148家公司一季度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87.06%。
  值得一提的是,滬深300成分股中有88%的個股被公募基金連續4個季度持有,而在公募基金連續3個季度加倉的170只個股中,有近三成為滬深300成分股。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4月30日,現存成立10年以上股票型基金146只,正收益概率99%,平均年化收益7.33%;混合型基金470只,正收益概率99%,平均年化收益11.04%;債券型基金135只,正收益概率100%,平均年化收益6.03%。
  “從長期結果看,公募基金行業整體踐行了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姚慧表示。
  部分機構透露未來“打法”
  四方面踐行監管要求
  結合監管導向,部分機構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接下來的戰略“打法”,業內專家則從四個方面為他們進一步踐行監管要求支招。
  “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三者密不可分,機構可將三者貫徹至公司的投資管理基本制度中。”中融基金方面表示,長期投資即堅持長期持有優質股票,淡化市場短期波動影響。價值投資即選擇具有較大成長空間、競爭格局良好的行業,聚焦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中長期盈利能力,并在實際投資中,充分考慮公司的估值安全邊際。責任投資也是貫徹長期價值投資的重要環節之一,在投資組合中也會優先選擇公司治理結構優秀、持續關注環保的優質企業。
  博時基金方面介紹,在堅持基本面研究和價值投資的前提下,公司投研團隊將在三個方面加強工作:首先,持續關注受益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穩增長的產業方向,更加積極地挖掘產業線索和投資機會。其次,用更加長期的視角評估企業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總結產業發展的規律,建立科學的估值定價體系,從而盡可能摒棄短期的市場情緒影響,對企業的中長期價值進行更好的評估,繼續挖掘低估標的并轉化為實際的投資決策。最后,繼續加強投研基礎人員的培養,為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提供堅實基礎。
  “未來,將長期資金投資于能夠創造長期價值的優秀企業;發揮專業機構投資者作用,推動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完善信息披露;開發適合長期價值投資的產品,吸引長期資產入市;積極開展投資者教育,傳播長期價值投資理念。”東方紅資產管理方面如是說。
  在姚慧看來,未來,機構可“四步走”踐行監管要求:一是加強投研實力,不斷提升基金經理基本面分析能力,從而增加其長期持有優秀公司的信心。二是建立一套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相匹配的考核機制,注重考核長期收益,重視事中的過程管理而不僅僅是事后的考核。三是設計和推廣適合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產品,如具有最短持有期或封閉期產品。四是重視投資者教育,機構需合理引導投資者的申贖行為,幫助其樹立理性的投資觀念和合理的投資回報預期,提升其對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認同感。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