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久久精品无码毛片国产高清

more3月7日(ri)政(zheng)協委員談綠(lv)色發展(zhan)保(bao)護(hu)生(sheng)態環境

支持(chi) ← → 鍵(jian)翻閱圖片發布會現場圖片

more文(wen)字實(shi)錄(lu)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3月7日(星期一)15時,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5位全國政協委員就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加大環境整治力度特別是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有序有度利用自然,促進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等回答記者提問。[ 2016-03-06 20:11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
與會記者正在入場。記者會即將開始。[ 2016-03-07 14:35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
嘉賓已經進入會場,直播馬上開始。[ 2016-03-07 15:00 ]

唐惠秋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大家下午好!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第二場記者會現在開始。本場記者會的主題是政協委員談綠色發展保護生態環境。[ 2016-03-07 15:08 ]

唐惠秋
今天我們邀請了五位全國政協委員出席記者會,他們是: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解振華先生。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先生。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先生。全國政協委員,國土資源部原副部長胡存智先生。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新聞評論部主持人,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常務理事白巖松先生。本場記者會一小時左右,請提問時先通報媒體名稱,每次提問一個問題,現在開始提問。[ 2016-03-07 15:11 ]

京華時報記者
各位尊敬的委員你們好,我是京華時報記者。提問秦大河委員,大城市污染源有很多模棱兩可的說法,請問霧霾成因是什么?汽車尾氣到底是不是首惡?謝謝。[ 2016-03-07 15:13 ]

秦大河
霧霾是從科技界到管理層、到人民群眾都非常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關系到民生、關系到福祉、關系到健康。霧和霾是兩回事,霧是水汽,霾是顆粒物,現在主要是人類活動排放的顆粒物。剛才你問到有關霧霾的成因,簡而言之,主要是人類活動排放造成的。排放源很多,就全國來說煤是最主要的,當然我要煤正名,中國主要能源還是靠煤,據我知道到2050年中國的煤作為能源比重還要超過50%左右,煤的清潔利用是關鍵。所以當前情況下散燒煤和沒有清潔的煤是造成中國城市霧霾或者東部霧霾的主要原因。有一個例子可以證明,每年冬季取暖季,在東北到華北大面積的霧霾增加。[ 2016-03-07 15:14 ]

秦大河
另外一個原因是汽車尾氣,我國汽車尾氣在國家有關職能部門的嚴格要求和企業共同努力下,燃料油品的質量提高比較快。比如北京目前用的國V型號的油品和歐洲差不多,但是其他地區情況有差異性。所以就大城市來講,在煤作為一種主要污染物的情況下,汽車尾氣排放是有一定分量的。但是我要特別強調,在北京這樣的城市,建筑工地一些機械的排放,還有少量的黃標車以及冬季取暖季在城市周邊散燒煤這樣一些污染,在微風的情況下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你要問前兩天霧霾這么嚴重,為什么這兩天天氣這么好?另外一個原因是大氣環流,它和全球變暖有一定關系。舉個例子,去年12月初北美洲由于全球變暖冷空氣迅速向北極地區移動,加上海洋海冰范圍減少,暖空氣達到北極點的時候一度上升到零度左右。有記者專門問過我元月怎么上升到零度以上?我問了一下,那是“模式”估算的溫度,溫度差了35度。這樣強大的壓力下,驅使北方的很多冷空氣向北推移,造成我們國家比較大的寒流活動,其中有一次是霸王寒流,還有老百姓說的世紀寒流,吹散了霧霾。霧霾是人類活動污染造成的,汽車尾氣有一定的貢獻,天氣條件非常重要。[ 2016-03-07 15:18 ]

路透社記者
提問解振華委員,英國有兩個大學今天發表了一個研究報告,他們說中國的碳排放在2014年已經達到峰值。我想問您有什么判斷?如果是正確的話,中國是否會調整氣候的承諾。[ 2016-03-07 15:19 ]

解振華
你是老朋友了,而且很關注氣候變化問題。你問的這個問題,最近有不少研究機構發表了一些文章。主要是講全球由于經濟下行,各國也采取了一些積極的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2015年,全球碳排放沒有增加。沒有增加的主要貢獻是中國。這是多數研究機構作出的一個判斷。它是用數據來說明的,也是可以理解。但是各國碳排放和它的發展有直接的關系。所以中國明確的提出了INDC(自主貢獻目標),提出到2030年左右會出現中國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而且我們要爭取早一點實現。[ 2016-03-07 15:20 ]

解振華
具體的措施也都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第一,很重要的是節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節能實際上也是個新能源。第二,發展可再生能源,就是零碳的能源。第三,增加森林碳匯。第四,調整經濟結構、產業結構。通過這些措施來降碳。中國之所以提出2030年左右出現峰值,是跟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階段有直接關系,因為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我們正在進行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這個過程中由于發展,它還要能源的支撐,但是能源的結構、產業結構要進行大幅度調整。因此中國提出來要通過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通過這樣的路徑,既要保證我們的經濟增長,改善人民的生活、保護環境,還要積極的應對氣候變化、減排。這是根據中國國情提出的峰值目標,2020年全面實現現代化,工業化基本完成,工業的排放滯后一段時間,工業的峰值早一點出現,城鎮化可能中國到2025年、到2030年發展會趨穩,城鎮化過程中的建筑、交通還會增加能源的消耗,但是如果調整它的結構,也可能會出現二氧化碳的排放趨穩。另外中國的人口,我們在制定規劃的時候已經考慮了一家可以生兩個孩子,所以人口的增長在2030年也會趨穩。基于以上這些考慮,我們最后確定2030年左右要實現峰值。[ 2016-03-07 15:26 ]

解振華
各個國家現在看,除了已經完成工業化的后工業化國家現在進行二氧化碳的絕對減排,其他國家都是相對減排。中國提出了相對減排之外,又提出了峰值概念,這在發展中國家也是第一個提出來的。所以國際社會還是給予積極地肯定。你剛才講我們是不是2014年就出現峰值,并不是這樣。實際我們的二氧化碳排放還在增加,但是我們采取的力度還是非常大的。中國累計節能量,最近20年是全球總節能量的58%,這就說明我們的力度。發展可再生能源,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占全球24%-25%,最近這幾年的增量部分占了全球的37%-42%。我們在節能、提高能效、發展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國的進展還是非常大的,這都是得到國際社會充分肯定的。謝謝。[ 2016-03-07 15:27 ]

中央電視臺記者
提問吳曉青委員。最近大家都在研究“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在里面看到關于環保考核指標的問題,發現這是史上最嚴的一個指標,我們看到PM2.5寫進指標里面,地表水納入到約束性指標,資源環境指標由8項提到10項,實際上都是約束性指標,可以看出政府想解決這個問題的決心。同時,現在經濟增速下行壓力比較大,一手穩增長,一手節能減排。請問這兩者之間如何進行協調,兩者是否還處在天平的兩端?謝謝。[ 2016-03-07 15:30 ]

吳曉青
首先謝謝你對“十三五”環境指標研究的那么多、那么深。你剛才提的問題實際上包括了兩個方面,一個是關于環境指標的問題,一個是關于現在經濟下行之后環境保護和治污能不能保持現在的態勢。[ 2016-03-07 15:31 ]

吳曉青
關于環境指標的問題,實際上我也非常關心,作為一個政協委員,我在去年兩會上曾經有一個提案,“關于‘十三五’規劃應該增加綠色指標和增加環境質量的考核指標”,今年的“十三五”規劃草案里很高興地看到增加了環境質量的考核指標。不但增加了,我也在研究,研究之后我感覺增加的指標有幾個特點:一是更加全面。我是一個環境保護工作者,新老指標他們共同組成了這個考核指標體系,使它對環境質量的指標考核更加全面、更加完善。二是更加科學。新老指標和老百姓息息相關,切身利益更加貼近、更加結合。三是更加嚴格。全部是約束性的指標。我分析了一下,如果要完成指標考核要付出辛勤勞動和辛勤努力。[ 2016-03-07 15:33 ]

吳曉青
剛才說到有些地方確實出現了當前經濟下滑,一些企業效益下滑和財政增速放緩,這種情況下治污和環境保護的壓力在減緩或者說環境保護的決心有所淡化,這是個觀念問題,我認為就是在認識和觀念上有一定偏差,把經濟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對立開來,我認為是不妥貼的,也是不正確的。我個人認為越是經濟下滑越要保持綠色發展的定力,越是經濟下滑越要增強綠色轉型的決心和勇氣,我們絕不能以犧牲環境來換取一時的GDP增長,這是不可持續的,也是不可取的。謝謝。[ 2016-03-07 15:35 ]

中國氣象報社
提問秦大河委員,現在應對氣候變化已經變成了一種全民行動,現在一部分公眾甚至科學界也有專家對氣候變化是持懷疑態度的,認為氣候變化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全球變暖趨于停滯。我們怎樣看待這樣一個問題呢?[ 2016-03-07 15:35 ]

秦大河
以變暖為特征的全球變化是不爭的科學事實,這是個古老而又先進的一門學科,不存在偽命題的問題。我特別做一點解釋,因為科普工作做的不夠,有些人概念都不是很清楚。必須把天氣、氣候和氣候變化區別開來。什么是天氣?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之后有天氣預報,是短期的天氣現象,氣象現象,刮風、下雨、溫度。什么是氣候?氣候是個比較長時間段內氣候的平均狀態。世界氣象組織明文規定以30年為一輪,1961年-1990年的平均狀態我們稱之為平均氣候。這個地方的氣候變化了沒有?與這個時候的天氣要素和30年的平均狀態進行對比,距離平均氣候叫“距平”。當代的氣候變化并不僅僅指溫度升高和溫度降低,所謂氣候變化是指氣候系統變化。五個圈層: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冰凍圈。五個圈層都在發生變化,所以全球氣候變暖不僅僅是溫度升高了,高山上的冰川退化了,南北極的冰蓋加速融化,海冰覆蓋的范圍減少了,生物多樣性減少了,海平面上升了,都是全球變暖的定量指標。[ 2016-03-07 15:39 ]

秦大河
第二點,全球變暖與人類活動有關系。剛才解主任講了碳排放問題,碳是“元兇”。1750年人類工業化以來,特別是1950年加速以來,全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急劇增加,已經從工業化之前的280個ppmv上升到今年將近400,增加了43%左右。這是科學家通過實測資料獲得的。今年元月3日,世界氣象組織宣布2015年是186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難的一年。去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比19世紀升高了大概1度左右,比平均氣候升高了0.76度。不要以為這沒有關系,它使得海平線以每年兩三毫米的速度在增加。山地冰川退化,中國西部干旱地區冰川退化速度非常快。據中國科學院專家統計,山地冰川過去50年的面積和冰量大概減少了15%-20%,無疑對生態環境有巨大的負面作用。[ 2016-03-07 15:42 ]

秦大河
這項工作說是古老的,因為200年前就有人做。1827年著名科學家傅里葉就闡述了溫室效應的現象。20年之后,愛爾蘭科學家發明了風光溫度計,測得了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和水汽是溫室氣體。隨后美國科學家克里米(音)在50年代開始觀測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持續上升,從300左右上升到現在的400,這些都有科學依據。科學家發明了一些模式,這些模式可以預估到本世紀末全球地表升溫的情況,簡單的講取決于生產和生活方式。剛才有記者關心二氧化碳濃度、碳排放,如果按照目前的商業秩序無限制的排放,到本世紀末全球升溫超過4度以上。如果按照減排特別是巴黎會議決定的,限制在2度左右或者力爭達到1.5度。我們升溫控制在2度之內,生態狀況可以好一些。所以氣候變化科學不僅僅是大氣科學一家的問題,涉及到水、生態、冰凍圈,涉及到經濟、社會、政策乃至外交談判,所以是一門復合型的科學,所以我說氣候變化科學不但古老而且興旺發達,希望在座的新聞界朋友們多多采訪有關部門,宣傳氣候變化的科學知識。謝謝。[ 2016-03-07 15:47 ]

中國國土資源報記者
提問胡存智委員,“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到要防治城市病,逐年減少建設用地增量,實施總量和強度的“雙控制”。總量控制和新型城市化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增量的減少,如何有利于防治城市病。存量用地夠不夠用,低效和閑置用地有什么好機制把它們用起來?[ 2016-03-07 15:48 ]

胡存智
謝謝你提的問題。實際上你提了三個問題,我想通過三個方面來回答。實行建設用地總量的“雙控”是我們實現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減少了建設用地,會不會影響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和防止大城市病,我想從三個方面回答。首先建設用地總量的“雙控”,對于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是有利的,是有幫助的。實行建設用地總量的控制有利于我們進行主體功能區的建設和發展。可以按照重點開發區、優化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建設的主體功能合理安排,促進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這樣合理地安排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使我們的城市發展更為有利,從而防止大城市病。[ 2016-03-07 15:49 ]

胡存智
建設用地總量的控制有利于形成優化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在新型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從宏觀角度有利于形成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的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同時在具體發展中,對城鎮化的發展,我們通過劃定“三條紅線”——基本農田紅線、城市擴展邊界、生態紅線,來優化城市的發展格局,防止“攤大餅”的發展,有利于改善城市的人居環境,從而防止城市病。建設總量的控制還有利于人的城鎮化。在新型城鎮化發展中可以落實人、錢、地掛鉤政策,實現這個機制,使城市規模發展和人口同步發展,提高城市的集聚效益和經濟發展的節奏程度,從而促進新城鎮更好地發展。建設總量的控制有利于資源的利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形成更好的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的城市建設形態,提高城市的發展質量,發展緊湊型、立體型的城市,提高城市的綜合承載力。[ 2016-03-07 15:50 ]

胡存智
總量控制有利于城市更新、土地整治,進行環境整治,循環利用各方面資源,發展高效清潔城市,創新城市發展的機制體制關系,來推動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建設用地總量和利用強度的控制有利于協調新型的城鄉關系,形成城鄉的合理布局和用地規模,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從這幾個方面看,對于進行建設用地總量的控制是極大地促進了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應該說是有利的。你的第二個問題提到,在控制總量以后,建設用地總量減少,會不會緩解大城市病?這個問題更好回答了。雖然建設用地總量的減少,建設用地新增量的減少是和建設用地總量控制聯系在一起,雖然主流是減少,但是是有區別的。按照總量的不同,可以通過建設用地的新增量和存量以及流量來共同使用,來保障建設用地的發展。以土地利用的方式和轉變來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促進新城鎮的發展,來緩解治理大城市病。[ 2016-03-07 15:53 ]

胡存智
從幾個方面都可以看到,建設用地新增量的減少對于防治大城市病有利。首先新增建設用地的減少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是按照總量控制下的新增用地減少,是有區別的。在主體功能區發展的指導下,根據重點開發區、兩橫三縱的城市化發展以及人、錢、地掛鉤的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過程中,新增建設用地是得到保障的。這樣可以通過這個發展來保證這些地方得到更好的發展,消除大城市病的影響。同時新增建設用地的減少是和存量增加并舉的。在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保證建設用地城區能得到合理的擴容,通過存量建設用地的利用整治原來的空間分布格局,防止大城市病。新增建設用地減少和建設用地流量的增加是聯動起來的。通過建設用地的增減掛鉤,騰退已經用的建設用地使得建設用地得到保證,城市空間得到擴展,布局更加優化,城市建設更加科學合理,通過這個運行更加有效,從而防止大城市病。你的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 2016-03-07 15:56 ]

中國綠色時報記者
提問白巖松委員,作為媒體人您怎么看媒體在生態環保中的作用。現在越來越多人踐行綠色出行,低碳環保。您嘗試過哪些綠色生活方式?植樹節快到了,你參加過義務植樹嗎?對推動公民法定的植樹義務你有什么建議?[ 2016-03-07 15:56 ]

白巖松
謝謝各位同行,我以為我將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是你怎么會坐在這兒,是不是因為你的名字很綠色。最初我也覺得很驚訝,但是很快我就覺得是預料之外,情理之中。為什么?我理解全國政協作出這樣一種安排,第一,這幾年全國政協的工作,從調研到各方面都希望跨界別,云集更多人的智慧,為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協商,聽取大家的智慧。第二,一定是給媒體施加壓力,希望媒體為綠色發展和環境保護做更多工作。雖然我坐在這兒很有點“無間道”的意思,但是我還是覺得我和在座各位在環境保護方面是同一戰壕的戰友。[ 2016-03-07 16:00 ]

白巖松
1996年我作為新聞調查的主持人做淮河水的節目,我從淮河的源頭一直走到入海口,在桐柏山的源頭一類水能喝,僅到安徽的蚌埠就已經是五類開外,連工業用水的資格都不夠。距今整整20年。從那時候開始我越發明白,環境幾乎是媒體人不可回避的重要主題,我統計了一下,去年我做了46期新聞周刊,其中20期有與環境保護有關的內容,還不是小新聞,都是大版塊。我想在座的各位同樣如此,就像今天這么多的記者人數已經遠遠超乎我的預料。[ 2016-03-07 16:01 ]

白巖松
到底媒體和環境保護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20多年前環保部的老領導曲格平老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沒有新聞單位的報道,就沒有中國環境保護事業”,這話說的很重。而且后來我注意到環保部以及很多環境工作者多次引用曲格平先生的這些話。就要去思考我們到底和環境保護有什么樣的關系。第一,有的時候我們要做“喜鵲”。當有了與環境保護有關的政策、新的法律的制定,還有新的目標。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這次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有一句話“‘十三五’五年之內讓中國地級及以上的城市空氣優良天數達到80%。”天啊!我替政府捏把汗,這是個承諾,接下來要倒逼,媒體人要把它報道出來,同時固化它,讓它變現,所以要當喜鵲。但是絕大多數的時候我們要當啄木鳥,通過叼出樹干上一個又一個的害蟲,給自己找到食,更重要是維護整個森林的健康。遇到很多環境的事件,偷排、超標排放等等,輿論和新聞媒體要當政府和老百姓的眼睛。在這兒我多想說兩句,我知道很多地方,一旦在他這兒發生了環境污染事件之后,他希望“燈下黑”,很多當地媒體都不能報,我覺得這是社會當中的另一種“霧霾”,而且PM2.5一定不少于250!我要替所有新聞同行說一句話:在輿論監督方面,媒體可以幫著環境保護做大量工作,想要綠色發展就要為媒體的輿論監督多開綠燈,如果總是開紅燈,你就等著多弄紅色預警吧。我想這個道理非常容易理解,當你這兒遇到了環境的事件你希望別報。可是當有一天你成為受害者,你的上游或者周邊使你成為受害人,你希望媒體為你伸張正義的時候,媒體可能已經不會這種功能了。所以綠色就要這個綠燈緊密相連。[ 2016-03-07 16:05 ]

白巖松
回答第二個問題,健康生活方式、綠色生活方式,要用“蜜蜂”來形容。不僅自己去采蜜還要去散播花粉,讓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貫徹人心,沒有綠色的生活方式很難有真正的青山綠水。這兒可以給大家看兩個道具,這不是專門為今天帶來的,而是我長期使用的。一個是手絹,兩個人每天手絹用8次,一年下來可以保護一顆20年樹齡的樹。手絹是最便宜的奢侈品。你拿出來特給自己長面子。中國人用這個長面子要比拿出一兩萬塊錢的包更有面子,更重要的是這種面子會保護里子。第二是地鐵卡。我只要有可能,在北京就盡量減少開車坐地鐵,不是我有多綠色,而是開車經常無法守時。有很多人說你編故事,你坐地鐵一定很不方便。我政協開幕就是坐地鐵來回的。戴上帽子,摘下眼鏡,托霧霾的福,口罩是標配。你覺得中國人現在在地鐵上除了看手機還看別人臉嗎?所以我基本上沒有什么問題。第三是使了十幾年的綠色布口袋,這么好的優良傳統今天怎么就減少了呢?布口袋的最大好處是可以大量減少塑料袋的使用,而且它極其方便。這一切都不是說你是盡義務,你純粹要付出犧牲,我覺得我是收益者,跑步的時候有一個手絹可以少用多少紙巾和往地上吐痰呢。最后要說,媒體要當這個“喜鵲”,尤其是“啄木鳥”,同時別忘了你的“蜜蜂”功能,讓中國有一天綠色生活方式可以進一步很好的踐行的時候,所有人的工作都會輕松。[ 2016-03-07 16:09 ]

白巖松
最后其實我特想問一個問題,問另外四位一個問題,我們經常做記者的時候談到這個問題,到底是環保工作者厲害還是風厲害?面對霧霾的時候。請問誰回答一下。[ 2016-03-07 16:10 ]

胡存智
我想風也厲害,環保工作者也厲害。因為我們的霧霾實際上是在我們的環境容量已經接近臨界值或者達到臨界值產生的一個污染,由于污染產生的一個氣候,這么一個氣候狀況。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經常會出現嚴重的污染。由于它在臨界值狀態下,當有風來,這個時候就會使得環境的容量、環境的自凈能力得到提高。當然污染問題就得到解決。但是我們不能天天等著風來。所以還有另一個辦法,就是“天天治理”。這就靠我們共同努力來把污染降下來,使我們的環境自凈能力,在沒有增加的時候,我們環境容量仍然可以容納這些少量的霧霾,從而不形成環境問題。因此,在風也厲害、人也厲害的時候,我們應該更多地發揮人的力量,做好環境治理。至于風來我們更歡迎,風不來我們也同樣過上幸福的日子。在“十三五”規劃中,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都看到,“十三五”規劃中把環境的治理目標都列為約束性指標,相信經過“天天的治理”,人一定比風厲害。謝謝。[ 2016-03-07 16:11 ]

北京電視臺記者
提問吳曉青委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剛才白巖松委員提到說提出了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的優良數量天數比例超過80%。請問吳曉青委員,目前在這方面我國能達到什么樣的水平?未來將采取哪些有力措施保證這一目標的實現?[ 2016-03-07 16:12 ]

吳曉青
總理在工作報告當中明確提出,“十三五”我們國家335個地級以上城市,它的空氣質量要達到80%。同時,在他的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從今年開始就要圍繞著這一目標作出努力和作出奮斗。我首先說80%的指標,據我了解這個指標是有關部門經過逐個城市的調研、研究、論證做出來的預測指標。我也做了一些分析,我感覺要完成80%的任務。剛才白巖松委員說,替我們捏著一把汗,但是必須要完成。我分析的狀況也想跟記者們做個交流。我們國家城市的空氣質量狀況,給大家形象地說相當于“橄欖形”形狀一樣,頂尖這部分少數,這部分的空氣質量相對比較嚴重,他們要完成這80%的空氣指標任務確實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和艱辛的勞動。第二部分中間這塊,大部分城市它們要經過不懈地努力,我認為是可以完成的。我這里提出來下面這部分,就是“橄欖形”下面這部分,這部分城市也是少數,但是它們現在雖然空氣質量相對較好,但是今后五年呢?是不確定的因素。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產業結構的變化,有可能這部分城市成為一個不定因素,有可能還會出現反復。去年我看了一些指標,個別少數好的城市,空氣質量也出現了反復。分析來看,我認為完成這80%的優良天數是要經過艱苦的努力。[ 2016-03-07 16:13 ]

吳曉青
我作為一個政協委員我給出的建議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建議明確責任,一定要把這80%的目標責任細化落實到各級政府,落實到每一年。第二嚴格考核問責,把每一年完成指標任務作為那個地方干部的政績考核,完不成要追責。第三嚴格執法,尤其要嚴格環境執法,絕不能因為一時的經濟發展,每年的環境目標任務完不成。第四全社會公開監督,我有一個工作體會,新的空氣質量標準出臺之后,我們公布了74個城市的空氣質量,每個月公布,由于了有這一批數字,后來把74個城市空氣質量比較好的前10個列出來,空氣質量較差的后10位城市列出來,沒有想到全社會的監督對于促進當地政府改善城市的環境質量起到了巨大作用。所以要把環境質量的改善,全社會公開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監督作用。謝謝。[ 2016-03-07 16:16 ]

中國旅游報記者
提問解振華委員。我們注意到“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及我們國家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整合設立一批國家公園,我們的國家公園和美國的國家公園在體制管理上有什么異同?未來在工作層面有什么推進的時間表?我們國家的國家公園會向公眾免費開放嗎?[ 2016-03-07 16:20 ]

解振華
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我們國家要建國家公園的體制,它的目的主要是保護我們國家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珍稀物種,為我們子孫后代、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來保存下一批珍貴的物種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這是建國家公園或者搞自然保護區、保護地的最主要目的。我們國家建國家公園體制也是為了給子孫后代留下最好的生態環境和最豐富的物種資源、生物多樣性。現在我們國家的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還有各種各樣的保護地,分散在各個部門。管理上確實有很多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所以提出建設國家公園體制是針對我們國家的情況非常有必要的政策措施。現在國家公園體制,各個有關部門都在搞調研,都在提方案。隨著調研的完成,這個方案也在逐步地完善。我們國家應該有一批國家公園或者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地,把它很好地保護起來。要有一定的面積,要確保它的質量。生物多樣性說明什么?資源是有價的,現在很多物種、很多資源,現在是不起眼的,將來可能是無價之寶,也可能是拯救人類、拯救一個地區的一個最主要資源。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項工作做好。[ 2016-03-07 16:20 ]

解振華
至于中國的國家公園或者自然保護區和美國國家公園有什么不同?目的都是一樣的,但是管理上肯定有不同。據我了解方案正在進一步制定當中,只要能夠達到我們的目的,無論是什么樣都是應該的。是不是國家公園允許人進去,可能按照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管理的要求,核心區絕對禁止任何人為活動的,緩沖區可以搞一些與科研有關的活動,最外圍區域可以搞一些不損害環境的活動,是按照三個圈來管理。美國的國家公園大體也是按照這樣的要求來做。[ 2016-03-07 16:22 ]

唐惠秋
剛才提問白巖松委員的媒體問他種不種樹,白委員愿意補充回答一下。[ 2016-03-07 16:24 ]

白巖松
第一,我一直在努力的種好自己這棵松樹,我也希望各位有更健康和更綠色的生活方式來種好自己這棵樹。第二,多使用手絹,少使用一次性的筷子,這是另一種方式的種樹。第三,以我這個歲數過去這么多年里當然參加過很多3月12日的植樹節活動,與其讓我回憶那些活動,不如更關心的是那些樹活了沒有。當3·12到來的時候當下這個社會更加關注的是,種下每一棵都活不科學,但是如果種下的樹死的太多也夠磕磣的。我們應該更加注重成活率,祝今年3月12日種下的樹活得更多。[ 2016-03-07 16:27 ]

現代快報記者
提問吳曉青委員。如今不少城市具備了72小時空氣預報能力,但是公眾覺得和氣象預報相比,空氣質量預報的準確率并不高。請問我們將在加強空氣質量預報中做哪些工作?[ 2016-03-07 16:27 ]

吳曉青
隨著我們國家新的空氣質量標準的實施,和我們國家目前建成的,也是發展中最大的空氣質量的自動監測站之后,我們在環境監測這個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最大的變化之一,作為要向國家、向人民說清楚包括空氣質量在內的環境質量這些問題,環保部門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我們原來對空氣質量的預警預測還沒有能夠很好地掌握。從2013年開始,包括環境部門在內的有關部門共同合作,開展了環境質量的預測預報工作,主要集中在預警。經過幾年努力,已經初步建成能夠預測、預警、預報,我們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的一個初步網絡。這個網絡從實施了兩三年情況來看,還是初步的。下一步集中力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從中央到地方的環境預警預測的方案或者是不斷地完善我們現在已經組成的環境預警預測監測網絡。二是主動向氣象部門學習,和氣象部門聯合起來尤其是針對我們一些重污染地區,怎么來做好預警預測,要和氣象部門在內的這些專業部門很好地合作,完善現在的空氣預警預測方案。三是逐步修改完善現在預警預測的標準。相信通過幾年的努力,我們國家的空氣質量預警預測工作會有很大進步。[ 2016-03-07 16:29 ]

唐惠秋
由于時間關系,本場記者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關注。[ 2016-03-07 16:30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
本次直播到此結束,感謝關注![ 2016-03-07 16:31 ]
中國證券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Copyright 2001-2023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